儿女们达成赡养老人协议:老大把马大叔接到省城,老二负责在本地照料马大婶,小女儿隔三差五探望。老两口成了一对被拆散的老鸳鸯,一年到头只有年节孩子们放长假时才能团聚。
拆老,顾名思义,就是子女硬生生地把本在一起生活的老年夫妇拆开,分居两地,各过各的生活。“拆老”现象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。
一种情况是为了养老,尽赡养义务,这在子女多的家庭中较为普遍。
(资料图片)
前些时,我回乡下老家,听母亲说起邻居马大叔老两口的事,倍感凄凉。马大叔和马大婶共育有两子一女,按照农村传统,养老主要由儿子负责,大儿子一家在省城生活,二儿子在本村,儿女们达成赡养老人协议:老大把马大叔接到省城,老二则负责在本地照料马大婶的生活,小女儿隔三差五探望。这样一来,老两口成了一对被拆散的老鸳鸯,一年到头难见几次面,只有年节孩子们放长假时才能团聚。母亲感慨地说:“他们年轻时就是模范夫妻,恩恩爱爱几十年了,到老了,却成了牛郎织女,只有盼望过年时才有几天相会的日子……”
另一种情况是为了带孙,这种现象在“轻老”族中很普遍。60岁至65岁或稍大一些的人群,一般称作“轻老”族,这部分老人的特点是身体较为硬朗,精力充沛,生活经验丰富,面临一大重要任务是帮助子女带娃。而在城市工作、生活的子女,由于居住条件所限,往往只能允许一位老人前来带娃,共同生活,这样势必把老年夫妇拆开。
我有一位朋友大李就是这种情况,他们的儿子在北京,大李夫妇轮流到儿子家照看孩子,开启了带孙模式,带大了大宝带二宝,一带就是好几年,中间很少有老两口在一起的时候。大李调侃道:“我们现在只能在微信上秀恩爱,平时就盼着儿子儿媳放长假,匆匆团聚三五天,又得棒打鸳鸯两分离!”
比起大李来,我的另一位朋友老刘更显无奈,他有两个孩子,分居于一南一北两个城市,先后有了孙子、孙女,老刘和老伴飞奔南北,各唱各的“带孙曲”,偶有几天相会的日子,一接到孩子的电话,尽管恋恋不舍,老两口也不得不“送战友,踏征程,默默无语两眼泪”。
俗话说:“少来夫妻老来伴”,老年人更需要两情相悦,夫妻恩爱。不管是出于分开养老还是到外地带娃的原因,将老年夫妻拆开都有许多弊端。
其一,隔断了夫妻交流渠道。老年人更需要夫妻相携,共度夕阳,他们在一起牵牵手、聊聊天,哪怕一个会意的眼神,一句温馨的问候,都是彼此的慰藉,更是大半辈子养成的习惯。而将他们拆散,天各一方,久而久之情感上会更加孤苦。
其二,对老人双方的生活造成不便。老两口在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,彼此的生活习惯,吃穿用度什么喜好,都心知肚明,相互照料更为贴切。一旦分开,和子女蜗居在狭小的楼房,都要从头开始,努力适应,其间的不便和无奈可想而知。
其三,会使老人平添孤独感,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。老人生活在陌生的城市,和子女多多少少存有代沟,到外面又很难融入社会,听不懂学不会当地的方言,连个说说话的老乡都没有,寂寞、孤苦之状油然而起,长此以往,很容易出现精神问题,对身心健康造成伤害。
老话说:“孝顺,孝顺,既孝又顺。”孝顺的本义是奉养、顺从,顺应老人的意愿即为最大的“孝”。不论基于什么目的,“拆老”都违背了老年人的生活规律,背离了他们的意愿,将孝顺变成了一种绑架,都是不可取的。如何改变呢?我以为,一是要创造条件“在一起”。不管是分开养老的,还是帮助带娃的,要常给老人“放假”,隔段时间让老两口团聚一次。二是要注重精神赡养。平时多和老人交流,聊聊家长里短,说说国事家事工作上的事;出门常带老人遛遛弯,看看城市新变化,游园赏景散闷儿。三是多学习多充电,尽快熟悉环境,融入城市。引导老人熟悉当地的历史文化、民风民俗,学习当地的方言俚语,参加所在社区的自愿组织、公益活动,不断充实老年人的精神生活。
文:刘琪瑞(作者为山东省郯城县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)